2011/7/8

國科會99學年度數位典藏暨數位學習公開徵選計畫
「傳統竹籐編器物暨其工藝之數位典藏」計畫
李榮烈、詹博州


台灣民俗及有關文物為「文化資產」中重要的一環,在政府頒布施行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明示「文化資產」乃指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及科學等價值的:古蹟、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古物、自然景觀等七大珍貴資產,其中台灣民俗及有關文物不僅是先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是歷史文化演進的最佳佐證與史料。即使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中,仍可從若干祭祀、經濟、教育、娛樂、社教等方面,見到其隨著生活變遷,不斷轉化與調整的軌跡。

台灣民俗是非常多樣且豐富,充滿著傳統文化的特色及內涵,根據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林茂賢教授所撰「民俗的範疇與傳統工藝美術」一文,按互斥性、並列性及週延性等分類原則,台灣民俗可分成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其中民俗活動又劃分成民俗工藝、民俗技藝及民俗儀式等三大類別。其中民俗工藝可分成雕刻、編織、塑造、繪染、製作、金屬及特殊等七個子類別,其中,竹編工藝是台灣重要的傳統民俗工藝,竹編工藝是編織工藝的一個重要主題項目,其所編織的竹籐編器物,充滿著當代民俗文化的意涵,展現該時期民眾的生活習俗及鄉土風情。因此,竹籐編器物及其工藝的保存及推廣,對追求在地文化生根發展的現在,是項克不容緩的文化建設工作,特別是在這傳統竹編藝師即將凋零的時點上。

現今各國的工藝產品,都不忘加上當地的特色,使其形成具有濃厚民俗意涵的民俗工藝器物。廣義的「工藝」界定,泛指人為生活需求而製造器物的技術及其實物。然而,人類製作與使用器物的過程是不僅止於生物性的實用滿足,而包含更多精神與社會之需求目的,並藉由色彩或裝飾符號來轉化表達此抽象功能。故若從工藝的外顯形式觀察,象徵性的符號裝飾總多於其實際操作功能,因此使「工藝」常被狹義的界定,為注重美學表現的技術與器物,同時,亦造成工藝具有於「生產活動-實用器物」與「藝術創作活動-藝術品」不同場域間游移的特質,即工藝具有游移於「藝術品」與「實用器物」間的特性(蔡美麗,2007)。因此,當人們因為生活習慣,產生了文化,當地又因為當地的文化,產生了民俗習慣,而中間牽動著彼此的就是兼具美觀與實用價值的工藝產品及其意涵。

竹編工藝在台灣的發展,除淵源流長於台灣原住民的生活用具編織外,明清時代隨著大量移民進入台灣地區,而台灣滿山遍野的竹林,提供這些先民就地取材,製作樸素實用的生活用具,而較精緻的竹編器物則於清朝雍正年間才開放由福建廣東地區輸入台灣。但台灣竹編工藝技術的真正落實及有制度的教學,應屬台灣日據時代所開辦的「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及台灣光復後民國43年創設的「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開始(林美臣、林忠義,2001)。隨著工商業發達,民生經濟富裕後,我國政府對傳統工藝的保存及推廣,更是不遺餘力,在各級機構內全力進行與推動,如各縣市地方政府的農會推廣部門,以台中市北屯農會為例,於民國78年起就在大坑地區,配合地方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以當地特有的竹材進行竹農具,竹藝編織的訓練,一般都選定竹筍農民收獲閒暇期間,開辦「竹材利用加工編織訓練班」,每期活動約三個月,每次有8至10次的訓練課程。不過當時的教學方式,係採用現成的竹編材料,學員單純為竹材編織技法的練習,製作實用的農具產品。另如文建會為保存瀕臨失傳的特有藝術,擬定「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以技術保存及傳承為主,另一方面培訓具專業素養的傳承人才,以解決技藝人才的流失及斷層等問題,例如85年12月起,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補助敦和國小辦理「竹編-李榮烈藝師竹編傳習」的經費,甄選社會各階層人士參與竹編的研習課程,除藉以保存竹編藝師的精緻技法外,並希望能有訓練足夠的種子人才,參與未來傳統竹藝產業的振興工作(林美臣、林忠義,2001)。

這些台灣竹編工藝的保存及傳承計畫,說明了各級政府部門的努力及付出,雖然此項傳統工藝的學習,並不容易,特別是真正竹編技法的學習,需從劈竹開始,方能落實竹編技法的學習,以製作竹編提籃為例,其步驟包括(1)選材;(2)工具選用;(3)刮青;(4)劈竹片;(5)劈薄;(6)竹篾定寬(竹片定寬);(7)竹篾整厚;(8)籃體編織技法;(9)編底技法;(10)收口技法;(11)腳部製作技法(12)提手製作技法等過程,一定要能掌握自己創作所需的材料規格、樣式及品質,才能真正地從事竹編工藝創作及推廣。

顏水龍先生對台灣工藝之發展及推廣功不可沒,早期其自日本歸國後,發現台灣工藝的發展,比日本慢了幾十年,且其認為台灣工藝擁有良好的技術傳統,造型、編織等均具特色。其於民國38年受聘為「台灣省工藝品生產推行委員會」擔任委員並兼任設計組長,民國40年受聘省政府建設廳擔任技術顧問,負責輔導手工業的工作,在台灣各地舉辦講習班,教導學員編織、竹細工、籐工、蓪草紙、人造花等工藝技術,也著手調查各地手工業情形,計畫復興方案。民國43年8月南投縣工藝研究班成立,顏水龍先生受聘為班主任,台灣竹編大師黃塗山於當時正是竹編班的授課教師,而另位台灣竹編大師李榮烈正是竹編班當期的學員,因此,顏水龍先生一生推動台灣工藝的發展,使台灣竹編工藝覺醒,是台灣竹編工藝發展過程中的先知先覺(林美臣、林忠義,2001)。

文化是知識的累積與傳承,知識又是現代最重要的產業內容,文化產業與科技結合,已成為新世紀主流,因此為綿延先民智慧及發揚民俗文化內涵,如何將台灣竹編工藝的內涵及特色,進行包裝與再利用,使其蛻變為新文化、新知識,並深入民間、融入生活及推廣至國際,是一項永續經營的課題。台灣竹編工藝的價值,在於能充分體現工藝中所隱含的民俗概念、生活智慧及先人血統相連的感情,其價值是精神及社群倫理緊密的結合;其社會功能與文化象徵意義,重於藝術與歷史價值,特別在全球化、國際化及網路化的潮流中,台灣竹編工藝能彰顯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及在地性。本次國科會「傳統竹籐編器物暨其工藝之數位典藏」研究計畫的進行,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也喚起政府單位、文化界、學術界及產業界的重視,讓我們對這些台灣竹編工藝的保存與推廣,能共同獻上一己之力,讓我們的社會無形中浸潤在富有民族特性的文化氣息中,更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生根。

 


 

參考文獻:

林美臣、林忠義(2001)。薪傳獎得主-李榮烈創作回顧。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蔡美麗(2007)。文化政策與台灣工藝發展。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